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循序漸進和鞏固性原則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考查方式主要以單選題、多選題和案例分析題為主,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一、循序漸進原則(系統性原則)
1、基本含義
循序漸進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嚴格按照學科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使學生掌握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能力得到充分的發展。
循序漸進的“序”,包括教材內容的邏輯順序、學生生理節律發展的順序、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和認識活動本身的順序。循序漸進是這四種順序的有機結合。
2、教育闡釋
(1)《學記》中提出“不陵節而施之謂孫”“學不蹌等”。
(2)荀子提出“不積畦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3)孟子提出“盈科而后進”。
(4)朱熹提出“未得乎前,則不敢求其后”。
(5)烏申斯基提岀“知識只有形成了系統,當然是從事物本質出發來形成的合理的系統,才能被我們充分掌握。腦子里裝滿了片段的、毫無聯系的知識,那就像東西放得雜亂無章的倉庫一樣,連主人也無法從中找到他所需要的東西”。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按教材的系統性進行教學。
(2)注意主要矛盾,解決好重點與難點的教學。
(3)按照學生的認識順序,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地進行教學。
(4)將系統連貫性與靈活多樣性結合起來。
二、鞏固性原則
1、基本含義
鞏固性教學原則是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長久地保存在記憶中,能根據需要迅速再現出來,以利于對知識、技能的運用。
2、教育闡釋
(1)孔子要求“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
(2)烏申斯基認為“復習是學習之母”。
(3)夸美紐斯明確提出了“教與學的鞏固性原則”。
3、貫徹此原則的要求
(1)在理解的基礎上鞏固。
(2)重視組織各種復習。
(3)在擴充、改組和運用知識中積極鞏固。
2.(單選題)教學的展開必須做到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簡到繁,這是( )教學原則的要求。
3.(單選題)"學不躐等"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
4.(單選題)眼過千遍不如手過一遍,是貫徹( )原則的體現。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