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教基輕松學的主題:教學理論
關注公眾號:事考必勝,每天5分鐘,輕松學教基
本期考點一般考單選題、多選題,重點掌握以下內容:
教學理論有三個知識點,教學概述,教學的任務,教學的作用與意義,我們分別看一下。
一、教學概述
(―)教學的內涵
1、概念
教學是在國家教育目的的規范下,由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共同組成的一種活動。這種教育活動的核心,是教師通過有目的、有計劃地積極引導和培養,使學生主動掌握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能力,增強體質,陶冶品德、美感,從而促進學生自身全面發展的過程。
教學是一種特殊的認識、交往和實踐活動,這是教學的本質。
2、教學與教育、智育的關系
(1)教學與教育
教學與教育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兩者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教育包括教學,教學工作是學校教育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
(2)教學與智育
教學是智育的主要途徑,但不是唯一途徑。智育也需要通過課外活動等途徑來全面實現;教學要完成智育任務,也要完成其他各育的任務,這是它們之間的區別。
(二)教學理論的形成與發展
在西方教育文獻中,最早使用“教學論”一詞的是德國教育家拉特克和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
歷史上關于教學階段的理論如下。
1、孔子:學、思、行,是我國最早的教學過程思想。
2、《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3、昆體良:模仿、理論、練習。
4、夸美紐斯:自然、模仿、偏差、糾正。
5、赫爾巴特:明了(清楚)、聯想、系統、方法,標志著教學過程理論的形成。
6、齊勒:預備、提示、聯想、系統、方法。
7、杜威:困難、問題、假設、驗證、結論。
二、教學的任務
(―)形式教育與實質教育
形式教育論形成于17世紀,代表人物有英國教育家洛克和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形式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通過開設希臘文、拉丁文、邏輯、文法和數學等學科發展學生的智力,至于學科內容的實用意義則是無關緊要的。形式教育以官能心理學為基礎。
實質教育論是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出現的,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和英國教育家斯賓塞是其主要代表。實質教育論者認為,教學的主要任務在于傳授給學生對生活有用的知識,他們主張學校應開設現代語、歷史、地理、應用數學、物理、天文、化學、商業、法律等具有實用意義的所謂實質學科,至于學生的智力則無須進行特別的培養和訓練。實質教育以聯想主義心理學為基礎。
(二)我國現階段的教學任務
1、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教學的首要任務。
2、發展學生的智力、體力和創造才能。
3、培養社會主義品德和審美情趣,為學生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奠定基礎。
4、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
三、教學的作用和意義
1、教學是傳播系統知識、促進學生發展的最有效的形式,是社會經驗再生產、適應并促進社會發展的有力手段。
2、教學是進行全面發展教育,實現培養目標的基本途徑,為個人全面發展提供科學的基礎和實踐,是培養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重要環節。
3、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學校教育工作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主。
2.(單選題)中小學"雙基教育"是指( )的教學。
3.(單選題)教學是學校教育的( )工作。
4.(單選題)發生在18世紀前后的形式教育和實質教育的爭論實質是關于( )。
本期試題共5道,全部試題請點擊底部查看原文開始做題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開始做題
上一篇:077.新課程背景下的教育理念
下一篇:079.教學過程的本質